제목   |  [6/25] 欧盟下了步错棋,中国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调查 작성일   |  2024-06-18 조회수   |  35029

[간체자]  

 

欧盟下了步错棋,中国对欧盟猪肉反倾销调查

 

  欧盟不顾一片反对和劝阻之声,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乃是下了一步错棋。

 

  如今,中国开始行动了。商务部决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欧盟这步错棋错在哪?

 

  要理解这一点,先来看看欧盟此举的一系列反常之处:

 

  一方面,此次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是在没有欧盟产业申请的情况下自行发起的,明显违反市场意愿。

 

  另一方面,调查并非基于世贸组织规则开展,欧盟委员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构造并夸大所谓“补贴”项目,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本土企业。

 

  此次反补贴调查预设结果,本质是将调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不合理、不合规,更不公平。

 

  如此有罪推定,是以“公平竞争”名义破坏公平竞争,欧盟此举惹了众怒。

 

  初裁结果一公布,马上招致多方的反对和质疑之声,德国、匈牙利、挪威多国官员明确表示反对,宝马、奔驰、大众也第一时间发布声明提出质疑,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认为这是个“错误的决定”。大众汽车集团也称这一决定弊大于利。欧盟中国商会表示非常失望和强烈不满。

 

  遭遇这么多质疑和不满,欧盟这步棋显然走错了。

 

  错在哪里?国家发改委连发三篇署名“金轩”的文章,用事实和数据,直指欧盟此举的弊端。

 

  错在罔顾事实、典型双标。

 

  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外开放和公平竞争,而非补贴。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欧、美仍在实施大额购置补贴,补贴力度明显高于中国。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至少50%来自西方品牌。据统计,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口数量排名中,特斯拉稳居第一名,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较第二名的比亚迪高41.7%。

 

  错在将危及行业长远发展。

 

  欧盟汽车市场规模约为全球的九分之一,2023年德国生产的汽车近80%用于出口,欧盟车企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目前欧盟汽车市场市场竞争并不充分,这也导致企业创新动力相对不足。如果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让欧盟汽车企业继续躺在“舒适区”,其与当今世界汽车发展潮流的距离将进一步扩大。

 

  此举短期内看似“保护”本土汽车产业,实则将严重影响欧盟本土汽车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甚至会破坏欧盟企业海外经营环境,遭致贸易保护主义反噬。

 

  错在阻碍绿色低碳转型。

 

  欧盟一直以全球绿色转型“先行者”自居,先后提出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至少减少55%、2035年起禁售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2050年实现碳中和等目标,但欧盟为眼前一时之利对中国电动汽车强加关税,不仅阻碍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也将对欧盟能源自主和经济安全造成长远不利影响。

 

  2023年,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中,约30万辆产自中国,占19.5%;按照每辆电动汽车每年可减碳约1.66吨估算,相当于中国电动汽车每年帮助欧盟减碳49.8万吨。

 

  限制中国电动汽车将加剧化石能源依赖,不利于欧盟“能源自主”和经济安全,令欧盟“绿色发展大旗”失色。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1—4月,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展反补贴调查的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在欧洲注册量仍同比增长32%,反映出欧盟消费者对中国高质量电动车的青睐。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违背市场规律,无视广大消费者权益,执意对中国电动汽车强加关税,将大幅减少欧盟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在高通胀压力下进一步推高消费者购车成本,拖累欧盟新能源汽车普及进程,最终损害的还是欧盟自身的利益。

 

  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合作共赢才是明智之举。

 

 

 

 

 


 

 

[번체자]  

 

 

歐盟下了步錯棋,中國對歐盟豬肉反傾銷調查

 

  歐盟不顧一片反對和勸阻之聲,擬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乃是下了一步錯棋。

 

  如今,中國開始行動了。商務部決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歐盟這步錯棋錯在哪?

 

  要理解這一點,先來看看歐盟此舉的一系列反常之處:

 

  一方面,此次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啓動反補貼調查,是在沒有歐盟產業申請的情況下自行發起的,明顯違反市場意願。

 

  另一方面,調查並非基於世貿組織規則開展,歐盟委員會罔顧世貿組織規則,構造並誇大所謂“補貼”項目,摒棄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標準,在抽樣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歐美企業,只選擇中國本土企業。

 

  此次反補貼調查預設結果,本質是將調查工具武器化、政治化,不合理、不合規,更不公平。

 

  如此有罪推定,是以“公平競爭”名義破壞公平競爭,歐盟此舉惹了衆怒。

 

  初裁結果一公佈,馬上招致多方的反對和質疑之聲,德國、匈牙利、挪威多國官員明確表示反對,寶馬、奔馳、大衆也第一時間發佈聲明提出質疑,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認爲這是個“錯誤的決定”。大衆汽車集團也稱這一決定弊大於利。歐盟中國商會表示非常失望和強烈不滿。

 

  遭遇這麼多質疑和不滿,歐盟這步棋顯然走錯了。

 

  錯在哪裏?國家發改委連發三篇署名“金軒”的文章,用事實和數據,直指歐盟此舉的弊端。

 

  錯在罔顧事實、典型雙標。

 

  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在於對外開放和公平競爭,而非補貼。到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已到期退出,但歐、美仍在實施大額購置補貼,補貼力度明顯高於中國。

 

  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歐洲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至少50%來自西方品牌。據統計,在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出口數量排名中,特斯拉穩居第一名,佔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以上,特斯拉出口量較第二名的比亞迪高41.7%。

 

  錯在將危及行業長遠發展。

 

  歐盟汽車市場規模約爲全球的九分之一,2023年德國生產的汽車近80%用於出口,歐盟車企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目前歐盟汽車市場市場競爭並不充分,這也導致企業創新動力相對不足。如果將中國汽車“拒之門外”,讓歐盟汽車企業繼續躺在“舒適區”,其與當今世界汽車發展潮流的距離將進一步擴大。

 

  此舉短期內看似“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實則將嚴重影響歐盟本土汽車產業長遠健康發展,甚至會破壞歐盟企業海外經營環境,遭致貿易保護主義反噬。

 

  錯在阻礙綠色低碳轉型。

 

  歐盟一直以全球綠色轉型“先行者”自居,先後提出2030年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較1990年水平至少減少55%、2035年起禁售燃油轎車和小型客貨車、2050年實現碳中和等目標,但歐盟爲眼前一時之利對中國電動汽車強加關稅,不僅阻礙全球綠色低碳轉型進程,也將對歐盟能源自主和經濟安全造成長遠不利影響。

 

  2023年,在歐盟銷售的電動汽車中,約30萬輛產自中國,佔19.5%;按照每輛電動汽車每年可減碳約1.66噸估算,相當於中國電動汽車每年幫助歐盟減碳49.8萬噸。

 

  限制中國電動汽車將加劇化石能源依賴,不利於歐盟“能源自主”和經濟安全,令歐盟“綠色發展大旗”失色。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2024年1—4月,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的背景下,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在歐洲註冊量仍同比增長32%,反映出歐盟消費者對中國高質量電動車的青睞。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違背市場規律,無視廣大消費者權益,執意對中國電動汽車強加關稅,將大幅減少歐盟消費者的購車選擇,在高通脹壓力下進一步推高消費者購車成本,拖累歐盟新能源汽車普及進程,最終損害的還是歐盟自身的利益。

 

  保護主義損人不利己,合作共贏纔是明智之舉。

 

 

 

 

 

 

 

[출처]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4/06-17/10235537.shtml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