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10/14] 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赢 작성일   |  2022-10-05 조회수   |  8716

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赢

 

 

 

  你会不会害怕成为一个群体中名列前茅的人?

  这个问题听上去有点“反直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很多人都期待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想赢怕输。但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学校或工作中表现很好时,常常害怕周围人排挤自己,甚至暗自希望自己不要冒尖;获得展示自我的新机遇时,总会束手束脚、想要逃避……

  为什么有的人会害怕赢?这一担忧会对个人成长和发展造成怎样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陆静怡指出,“赢”能够让人获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拥有良好感受,也容易让人焦虑人际关系、被期待压得喘不过气。在追求卓越的路上,如何更自在地享受成功,或许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

  “别人家孩子”也害怕当第一

  “人家考进年级前十啦,不愿意和咱们一起玩。”就读于金融专业的大二学生黄雨欣至今还记得自己初一时遭遇的言语攻击,当时对方的神态用现代网络用语形容很贴切——“既绿茶又阴阳怪气”。

  那一刻的不适感,让黄雨欣印象深刻。同学的话语让她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原本熟悉的朋友圈之外。

  黄雨欣从小到大都是典型的“别人家孩子”,考试没有掉出过班级前三,还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时课业压力并不大,黄雨欣性格活泼,很快和周围同学结成了好友圈。最初大家对于成绩与排名还没有概念,期中考试后,黄雨欣考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五,成绩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也带来了周围同学的嫉妒和敌意。

  同样是“好孩子”的刘斌也有类似体验。逢年过节家庭聚会时,爸妈提到自己都是故作谦虚地说:“哎呀我们平时都完全不用操心于斌的学习,全是他自己一个人考出来的。”此时总会有某位亲戚开始数落自己的孩子:“还是你家孩子懂事省心,我们家的就不行……” 刘斌很苦恼爸妈在饭桌上的表现,觉得自己在表兄弟姐妹中的位置非常尴尬。

  心理咨询师严艺家发现,尽管教育环境始终鼓励我们积极上进,但当一个孩子真的很棒时,周围大人的反应可能令人难堪。“例如,有的大人特别喜欢在家庭聚会的饭桌上不断吹捧自家孩子的成就,对别家孩子从不关心鼓励。”

  还有一些老师喜欢在班里把某几个好孩子树为典型,号召大家都以他们为榜样,事事让好孩子先上,却忽略别的孩子也有闪光点,没有给集体创造更多公平竞争的环境。严艺家认为,这样的养育环境有可能让一个冒尖的孩子在获得成功时,不断感受到来自同辈伙伴的嫉妒或者敌意,唤起内疚感甚至恐惧感。“孩子经常没办法意识到这些不愉快的体验和优秀本身没太大关系,只能无意识里把赢和麻烦、不安全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以至于会越来越回避‘当第一’这件事。”

  别让优秀背上“偶像包袱”

  对于大二学生赵亮而言,有时候害怕赢,是因为不想做“赢”之后的一些事情,例如当众领奖和演讲。“小组作业抽签上台演讲,好巧不巧我拿到了第一名。老师需要演讲的人上去领奖,作为一个社恐,当着很多人的面演讲会感到害怕,当时的想法就是,我不如不赢。”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责任越大,委屈越多”。这种担心让赵亮面对机会时畏缩不前,不愿意展现自己,甚至错失良机。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毕业于医学院的杨琪琪深谙这个道理。她发现,获得成功固然能得到激励,但是赢了之后的连锁效应不一定是每个时刻都能承受的。

  例如在医院实习考察时,在小组里常常拿第一未必是件让自己快乐的事情。“拿第一,有时意味着未来的小组作业都要自己负责,带着其他人拖飞机;有时也意味着会得到超出自身实力的预期,比如导师会对我的要求越来越高。”杨琪琪发现,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压力有点大,一旦失败了,也会对自信心造成打击。“万一下次很努力却没有拿到第一呢?”

  渐渐地,杨琪琪不想去追求个人的“高光时刻”,更希望把自己隐身在人群中,“一直中庸或者平平无奇也挺好”。

  “很多人对优秀者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他们应当保持常胜。”陆静怡举例,比如对于中国乒乓球队或类似的高水平团队,观众期待他们将冠军奖杯长久留在中国,三连胜后期待四连胜,四连胜后期待五连胜……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几乎不可能出现永胜将军,因为成绩由真实水平和随机因素决定,即便水平高超,发挥失常、状态不佳等随机因素也有可能让优秀者暂时离开第一的位置。而旁人不切实际的期待,往往让优秀者不堪重负。

  这些期待压得人喘不过气,让人一刻不敢怠慢。当要求略高于自身水平时,人们动力满满,想要跳一跳,努力达到要求。但是,当要求过高、人们认为跳一跳也难以触及时,就会失去奋斗动力,产生放弃的念头。

  “如果这个人也认同了这些期待,就可能会有很大的压力,无法接受自己表现中的起伏。”严艺家认为,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在无意识中很可能会非常努力,但抗拒成为第一,甚至会有意无意抑制自己的实力。

  如何更自在地“赢”

  “回避冒尖一方面会让人错失成长良机,另一方面也会让人感到舒适,避免时刻处于战斗状态,以及这种状态引发的过度焦虑。”在陆静怡看来,“害怕赢”或许是一个对于期望值设定的调整。

  “社会发展需要人们不断突破、追求成功,我们要给优秀者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设立正确的期望。”陆静怡建议,在追求卓越的路上,要给自己和他人适当的喘息机会,“善待”赢家,允许他们偶尔平庸,为他们“解绑”。

  严艺家则建议,当你由于人际关系顾虑而回避成功时,可以告诉自己:“你无法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同时,可以试着多发现周围人的闪光点,多支持资源有限的人实现他们的小目标,体验到竞争背后的温情与守望相助。

  除此之外,试着告诉自己:我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是常胜将军。严艺家指出,接受变化才是前进道路上的常态,我们能做的是尽可能享受当下付出的各种努力,同时尽可能接受那个有力量也有局限的自己。“当你放下偶像包袱时,也许会发挥得更好,并且有可能会让周围人放下对你过度理想化的期待,和你更加平等自在地建立起关系”。

  “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太优秀的女孩子不好找男朋友”……除了个人和社会期望,害怕当第一也有可能受到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严艺家指出,大部分传统观念或谚语都存在以偏概全、取样偏差的可能性。当你有勇气去成为第一时,试着拿出更多勇气去直面那些压抑锋芒与野心的偏见,成为无法被谚语所定义的人。“你将取得的不仅是某个领域的成就,还能为人类文明的表达形式拓展出一些空间”。

  尽管曾经历昔日好友的敌意,黄雨欣还是选择继续保持努力前进的步伐,更坦然地面对竞争过程中的人际变化,“优秀不应该成为人际关系和前行路上的诅咒”。

 

 

 

 

 

 

 

 

 

 

 

 

 

 

 

 

 

 

 

 

 

 

 

 

 

 

 

 

 

 

 

 

 

 

 

 

 

 

 

 

 

 

 

 

 

 

 

 

 

 

 

 

【生词】

1. 脱颖而出 [ tuō yǐng ér chū ]: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2. 排挤 [ pái jǐ ]:利用某种势力或采用某种手段使与自己不和的人或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地位和利益。

3. 束手束脚 [ shù shǒu shù jiǎo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4. 阴阳怪气 [ yīn yáng guài qì ]:形容说话、态度不真诚,不坦率,拐弯抹角,叫人摸不透真实意图。

5. 深谙 [ shēn ān ]:非常透彻地了解;熟悉内中情形。

6. 中庸 [ zhōng yōng ]:指德才平凡。

7. 怠慢 [ dài màn ]:①冷淡待人:不可~来宾。②表示招待不周的客套话:多有~。

8. 舆论 [ yú lùn ]:公众的言论。

9. 树大招风 [ shù dà zhāo fēng ]:树木太高大,容易招致大风的袭击。比喻人的名声大、地位高往往容易惹人注意或遭到反对,招致祸患。

10. 枪打出头鸟 [ 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 ]:比喻出面带头的人容易遭到打击。

 

 

 

 

 

 

 

 

 

 

 

 

 

 

 

 

 

 

 

 

 

 

 

 

 

 

 

 

 

 

 

 

 

 

 

 

 

 

 

 

 

 

 

 

 

 

 

 

 

 

 

 

 

 

网址:http://zqb.cyol.com/html/2022-09/05/nw.D110000zgqnb_20220905_1-03.htm


인쇄하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