제목   |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最终得靠自己解决 작성일   |  2021-10-18 조회수   |  1781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最终得靠自己解决

 

 

 

 

6年前,80后学者杨庆祥结合自己的体验与观察,在《80后,怎么办?》一书中写道:“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享受了父辈难以企及的物质丰富与个人自由,但我们也遭遇了我们的父辈完全陌生的痛苦,那就是飞涨的房价与贫瘠的收入之间的落差。

父辈和我们自身都曾以为这一代可以走出一条新路,可以构建一个新的生活方式,至少在最低的层次上,可以构建一种新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新的价值观,或者新的审美,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杨庆祥看来,80后是迷茫的一代,也是被物质无奈捆绑的一代,社会对他们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让他们中的很多人产生了无力感。

同时因为本身缺乏与历史的有机联系,这一代人几乎无从摆脱类似精神困境,甚至有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意识到困境的存在。杨庆祥甚至认为,“80后是失败的一代”。面对这种“失败”,他产生了诸多疑问:“我们出了什么问题?是我们自己不够努力吗?80后,应该怎么办?”

困惑、迷茫、惶恐,对自我的反思与诘问,似乎总与“年轻”相伴相生。

村上春树说,“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总会一次次不知觉望向远方,对远方的道路充满憧憬,尽管忽隐忽现,充满迷茫”。而上世纪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也曾对二十几岁的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虽然海明威把这句话用作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但其实当年心高气盛且觉得自己特别严以律己的他,心里一百个不乐意,在他看来,“那些轻率的标签,还是都见鬼去吧”!

海明威不认可的原因,在于他认为“所有世代的人都为着什么迷惘着,以前如此,以后亦如此”。

这话不无道理。

就像那些曾经徘徊在80后杨庆祥心中的困惑与追问,几年后便毫无悬念地落在已经跨过或正在奔往而立之年的90后身上,哪怕大家困惑的原因甚至细节不尽相同,却无法脱离大的母题——我们如何处理个体与现实的复杂关系?如何在历史的链条中寻找恰当的自我定位?

1996年,前卫作家陈卫提出“七十年代以后”这个概念,自此,人们习惯以出生年代为断代划分人群,从而把对群体的讨论拉入公共视野。

这样的划分有其合理一面,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个体命运与历史背景密切交织。每个人都无法消除时代在自己身上打下的烙印——我们共同改变时代,也被时代影响。如果要理解一代人,“时代共性”是他们区别于其他世代最鲜明的代际特征。

但“××后”的提法,也让一些人感觉粗暴与武断。它有着将观察对象标签化的倾向,而掌握话语权的一代,会不断加强自身一代的特征,这也造成争议与质疑在不同代际中接力,从未停歇——2004年左右,70后是被批判对象,他们被认为“没有理想、没有责任、追求自我个性张扬,没有历史与时间,只有当下”;几年之后,70后似乎被人忘了,80后成了自私自利的主人公……标签被不断撕下,贴到下一代身上。

学者钱理群曾说:“前代人对后代人的指责、批评,以及后代人对这样的批评的不满与反击,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也可以说是一代传一代。”

钱理群自己就深有体会。

作为出生于1939年的30后,他记得“五四”那一代人的代表刘半农写过《老实说了吧》一文,其中的“老实话”就是看不惯30年代的“青年人”,批评他们“不认真读书,又喜欢乱骂人”。

“我是30后,也应该是挨骂的对象,但我读了刘半农的文章就笑了:今天30后、40后直到70后,某些人不是也在责骂80后‘不认真读书’吗?连骂的理由也差不多!但历史照样前进:每一代人都被上一代人不满,最后还是接了上一代的班,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以至有资格再来批评下一代人。”

钱理群觉得,“为下一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担忧,实在是杞人之忧”。

就像当年80后以叛逆、自我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曾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然而事实证明,大部分80后并没有垮掉,反而成为当代中国诸多领域的中坚力量。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从来没有经历过经济衰退”,在不断加速、极其丰富、众声喧哗的多元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即便同样有属于他们的困惑迷茫、痛苦抉择,但也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毕竟“每代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最终得靠他们自己解决”。

其实,当年杨庆祥作为80后自我发问时,也曾给出某种解题思路:“从小资产阶级的白日梦中醒来,超越一己的失败感,不要总是纠缠在自己的失败身上,重新回到历史的现场,不仅仅是讲述和写作,同时也把讲述和写作转化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惟其如此,80后才有可能在无路之处找出一条路来。”

这个答案对90后而言,或许也是一种借鉴。毕竟不同世代都无法抵挡生而为人,与时代碰撞、与命运交手。

虽然我们身处不同世代,但可以借用余华的一句话:“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人的共同之处。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就像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人性的共通,或许也能让我们在谈论不同世代时,多一些温度与体谅。毕竟,有些路,我们也走过,而那些挣扎、彷徨与失落背后,暗藏的也许正是一个人的理想、勇气与野心。

“每个时代都有玩着的、睡着的青年,同时也有醒着的青年。每个时代醒着的青年所遇到的困惑,和他们的选择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这个维度上讲,希望其实也永远都在年轻一代身上。

一代人来,一代人去,青春总会过去,迷惘总会消散。

而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

 

 

 

 

 

 

 

 

 

 

 

 

 

 

 

 

 

 

 

 

 

 

 

 

 

 

 

 

 

 【生词】

1. 贫瘠 [ pín jí ]:(土壤)缺少养分;不肥沃。

2. 诘问 [ jié wèn ]:责问,追问:盘~。

3. 屡见不鲜 [ lǚ jiàn bù xiān ]:指多次看见就不觉得新奇。多含贬义。也作“数见不鲜“。

4. 杞人之忧 [ qǐ rén zhī yōu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网址: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EFI9E8051285EO.html


인쇄하기